Wednesday, November 7, 2007

大港社区-2006年我爱我的家大专培训营



这篇文章躺在电脑里面已经接近1年的东西,一直没有完成……但是这是当时候很用心写的文章,现有把它弄出来,希望在双溪毛糯也可以这样写一个接一个的故事……

关爱老人建立《休闲中心》


大港的港口附近就建立一所《休闲中心》,当地的年轻人都称为“老人院”。《休闲中心》”是让当地
的老人家有个聚集的空间,让他们在白天的时候聚在一起闲聊、下棋、睡午觉、打麻将等。 《休闲中心》还有电视机、厨房、厕所等设备。现在有许多家人都会出外工作,所以家中的老人家都会没有人照顾,发生意外等,老人家呆在家里也会觉得寂寞。以上的现象是反映一个社区里面是否“人人” 都会被关注、被照顾,而高龄人士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群。

普遍上这些问题都会被视为个别家庭的问题,家庭或私领域都不会把这样的话题搬到公共领域来讨论。大部分的人会把家中老人家的问题看成家庭成员的责任,有没有能力照顾的问题。大港社区居民却注意到这个问题,用社区的资源力量打开高龄人士的休闲空间,照顾这群老人家,因此建设了《休闲中心》。大港社区居民这种互相关切,无疑是推动社区经营的推动力,关心社区的各阶层人士,从集体的福利、到个人的身心健康。

大港这种自发性的行动,其实就是在建立照顾社区老人整合性、连续性、的一个照顾网络, 让社区资源结合起来成为社区经营的力量, 激发社区互助互爱的精神。这种社区经营,照顾型社区的资源,犹如“大家庭”的社区文化,是社区的重要元素。


最美的一句话“爱上大港幼稚园”

一所小小的幼稚园,却有300多位学生,我们询问大港幼稚园老师时,她给我们这个数目。 她还表示,希望学生人数可以不断的增加,收到更多的学生。在进一步询问,才发现原来她们希望通过大港幼稚园所实践的教育理念,教育大港社区的小孩子。因此大港幼稚园没有昂贵的学费、没有多余的课本、收费的课外活动。“我们当老师的不是教书,而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留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我们尽力做到最好”。

大港幼稚园是在当地小学新民华小的校友会所成立的, 至今已有30年。幼稚园的教育工作主要是新民校友们所推动;有的担任理事、董事长、老师、幼稚院院长。在这份幼儿教育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背后有一群校友、社区居民的努力和付出。现任的董事长李增山告诉我们,“幼稚园每年都在亏钱,但他们还是坚持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主题教学、户外旅行、运动会等,因为小孩们的教育是不能放下来的”。

大港幼稚园是社区资源结合而成的结晶品,幼稚园坐落在海产公会会所里面的一个角落。当年一批负责成立大港幼稚园的校友们,四处找地方办这所幼稚园,几经波折,还是找不到合意的地点。最后海产公会的主席决定让出一部分会所的地方,让幼稚园办起来。社团和社团之间互相支援,为了教育、为了社区,大家也不会斤斤计较。

在大港幼稚园我们看到家长、老师、居民、社团、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各种不同阶层人士的参与和投入,出钱出力经营这所社区幼稚园,显现一股团结的力量。我们考察完幼稚园离开时,家顺丢下一句话“我爱上幼稚园……


校友会带动社区 健康风气的先锋

美国全美社区教育协会在1968年的提法 :社区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推动公共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社区教育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与所有影响居民福利的事业相关。在大港华小校友会,我们也看到了这种社区教育的功能及有效性。大港校友会会所坐落在小学隔壁的楼上店屋,每个星期会所里面都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在进行,例如:水墨画班、补习班、歌咏班、韵律操等。活动的对象也概括到各个年龄层;从小学生到成年人;从小孩到老人家。

虽然校友会举办活动是以推动健康文化为主,但是在活动进行时无形中已经制造了社区教育的空间,居民不断地参与、创造出社区教育的条件、环境和气氛。除了大大小小的活动之外,校友会每年各种的联谊活动,如;中秋花灯节、筹款晚宴、讲座会……由居民的领导、策划活动也培养了居民的各种才艺和领导力。

每次我们到访都热情接待我们的荣新,他每一天把新鲜的海鲜送到半港等待运输到各地,接下来的时间都留给了校友会。除了协助各种活动,只有国中毕业的他,靠网络、书本学习做网站、影片剪辑与制作、相片辑等。询及他为什么会花这么多心思在这方面的工作,他笑说“因为校友会需要这样的技术,这些工作还是需要有人做,不会的话就自己学嘛,没什么难的。”他这番话让我们这群大专生都惭愧不已,其学习态度和积极都是我们自叹不如的。










知识分子建立社团民主基础

当年的成立人, 戴侑深、沈生、

大港校友会对我来说诗歌很难的组织, 里面的理事老、中、青, 非常配合,这一群人合作无间,使活动能持续下去。校友会时常举办社区活动、每个星期的例场活动,例如; 可见他们的活跃度是非常高的。联合其他社团提出对会员生活印象的政策。

还有关于学校,自愿救火社等等还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