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0, 2009

睡著了的記憶

今天上課又打瞌睡了。
很奇怪,只要專注,只要用力地想一件事情,腦袋就會馬上像缺氧似的。
不對,應該說像斷電似的,馬上腦袋一片空白,昏沉…………睡著了。
社會學會睡,禪味人生也會睡,科技社會會睡,社會運動也會睡,
好像每堂課都會睡。(奇怪~這學期睡比較多。)

漸漸,很多事情都想不起來。
想不起昨天發生的事情,
明明就知道吃了藥才出門,但是一轉身就馬上忘記了,
想不起,說過的話,
記不起人名,
沒辦法記住看過的文章內容。

成長的記憶,好像不曾存在過,
中學的記憶,小學的回憶,都只剩零零落落的。
媽媽究竟怎麼得病,怎麼走的?
我就只記得那天晚上的那一段,以及出殯時的紅豆湯,其他的通通都不記得了。
(之前還一直以為她還在世。直到後來,從自己口中說出媽媽這個字,才發現,
原來媽媽真的不在了。)
那段記憶也沒辦法回想起來,
一想就會昏沉。
回復意識的時候,就是發現自己躺在床上的時候。

突然想起某天電視機播放《明日的記憶》這部電影,
當時候只看了一小段,覺得是不錯的電影,但是在播的時候,
還是沒看。至於為什么沒看,怎麼也想不起來為什么沒看。
(明明就很想看,但為什么當時沒看?)

一個50歲的成功男人,在女兒快結婚的時候,卻得了阿茲海默症。
最後連身邊最摯愛的人也不記得了。

我男友經常跟我說,他在這“當下”心里有我就好。
老實說,沒辦法跟他辯駁,
因為搞不好,我就是那個只記得當下,在下一秒鐘就會遺忘對方的那個人。




Tuesday, December 1, 2009

人骨拼圖-分析知識的轉化


人骨拼圖觀賞心得


看完這部片子,腦中浮現一個問號。如果警方的「證據」也是一種帶著某種訊息的語言意義,告訴我們案件的事實,那「證據」是不是符號學的結構主義?結構主 義的符號學是指,語言與世界一對一的關系;符號(證據)是和世界狀態(真相)相對應,也就代表意義和傳達的訊息是固定的。

那么,所謂的「線索」就是反結構主義的符號嗎?在不同的場景和脈絡下,符號(線索)的意義也隨著浮動,所以我們必須從找出線索里面所蘊藏的訊息意義,與時間、場地、現場環境、氣候。但是這里並不是指「證據」沒帶任何訊息,只是認為「證據」的訊息是固定的,必須直接指向犯罪。(這只是個人的聯想,可能從 法學或犯罪鑒定學來說會有不同的定義)

資料組織、整理與分析
影片中男主角丹佐華盛頓,擁有比一般人強的記憶力,能夠很快的說出歷史、書籍、地點、化學成分、年份、數字等等。而女主角安吉莉娜裘莉在片尾時,靠本身的記憶力找出一串號碼的意義,最後成功殺死兇手並救出丹佐華盛頓。

心理不禁驚嘆,人是否真的有如此強的記憶力,能夠記得每天看到的事物、生活物件小細節、記得看過書籍的內容、生活四周物品的基本知識。根據網上的資料, 人的大腦有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每天能記錄生活中大約8600萬條資訊。據估計,人的一生能憑記憶儲存100萬億條訊息。被開發利用的僅占1/10。 人腦子裏儲存的各種訊息,可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50倍,即5億本書的知識。

如果仔細思考這部影片,男女主角和一群警察在調查案件的過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男女主角能夠破解線索,找出兇手傳達訊息的能力。我們也看到丹佐華盛 頓是多么注重線索,試圖從一些微不足道的記號找到真相的關鍵。線索是影片中重要的元素,殺手留下了線索而主角在收集線索。而線索也如同這我們找資料一 樣,從關鍵字下手,慢慢牽引出更多相關或有關聯的訊息,再從一大堆的訊息中找出我們所要的資料(答案)。

尋找證據或線索的方式或技巧和我們處理資料的方式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看到丹佐華盛頓在開始處理線索的時候,從尋找線索的原貌開始。丹佐華盛頓口中念了一連串的兇手留下的線索,就好像我們找資料的關鍵字一樣,從關鍵字的基礎開始,找出線索本身究竟是什么東西。而且我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知識才能判別 或決定什麽是綫索(檢索關鍵字),例如;電影裏面提到探究線索的成分,談論線索能夠在什么地方取得。這就好象我們必須事前知道哪些地點可以找到我們需要 的資料,以及目前具有哪些類型的資料,如;圖書館、網絡、相關書籍、剪報、雜志、影片、地圖等等。

從一連串的關鍵字之間的關聯和意義最後從中找到線索。留下線索意味希望被找到,關鍵字也是如此,表示和某個主題有關系。但是令我比較好奇的是,主角林肯 是怎么定下線索的指向原則,一開始就知道線索指的是地點和時間。如果沒有搜索的定位,我想可能就無法在線索中找到線索究竟傳達什么訊息。然而,當第一次 成功了之後,累積了經驗,接下來就能夠更輕易掌握和鎖定線索傳達訊息的范圍。

因此,在許多線索當中,我們必須對於所掌握的資訊進行分類,從中發現不尋常事物、共同點或相關的訊息。再來可以擴大尋找線索范圍,追索到以往的案例或資 料,這些都是隱藏訊息的地方,所以主角林肯想到找回以往兇殺案的資料以進一步尋找線索的共同點。

除了技巧以外,尋找線索也必須擁有專業的工具,需要電腦、需要鑒定線索資料的器材、化驗的技術來協助我們找到我們要的答案。然而,我們也必須要懂得如何 使用這些器材,就好像如何收集線索,采集線索的步驟、使用工具箱、掃描、或在網絡上搜尋資料檢索、進階檢索的技巧。所以,主角林肯在鑒定線索的時候找來 了黑人好友的幫忙,使用科技技術,也大量運用電腦、搜索電腦檔案等等。

還有別忘了質疑和經常回想所找到的線索,不斷地整合、消化、尋找破綻、落差,確認線索的正確性。

生活資料檔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幕對話講述林肯不但是世界知名的犯罪現場鑒定家,他在空閑的時間四處鐵片、塑膠、輪胎紋等,為自己建立資料檔案。發覺我們生活 周遭都是充滿資訊和知識,只是我們並沒有把這些瑣碎、斷裂的資訊進行收集和整理的工作而讓我們四周的知識在身邊靜悄悄地流走。

小學我們就曾經學習觀察日常生活事物,並把所觀察到的事物化成知識,被當成作業交給老師。例如;我們觀察和探究綠色的樹葉、發芽的馬鈴薯產生哪種毒素、 鹽的功能、風的形成以及各種化學組合等等。然而,探究與觀察生活四周的知識的習慣卻隨著我們的成長、專注作業、娛樂、工作,慢慢地對生活的知識變得不在 乎。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不斷問「為什么」,不斷地找出答案,那么我們也會擁有許多知識的人,而不只是依靠電腦搜尋引擎的人。

以前會覺得一個人一天里面要記這么多事物,腦力一定會吃不消,會感到吃力或沒辦法確卻記住每天接收到的訊息。但是有很羨慕人腦猶如電腦般的朋友,每當談起一個話題,他的腦袋猶如電腦啟動,開始搜尋相關的資料,把資料從腦袋中的檔案抽出來。如果我們學習應以生活週遭的資訊資源為基礎,并且把各種學習到的 資訊通過這整合、整理、分類的方式,猶如我們使用電腦儲存、分類、檔案一樣。

知識的轉化
女主角安吉莉娜裘莉在男主角丹佐華盛頓的帶領下慢慢從一位菜鳥警察變成能夠獨立尋找線索、綜合線索,最後成功救出男主角。這就好像每個星期觀賞的《當家 女主播》的春香和望美的關系,師傅把知識傳授給徒弟。然而,在收集線索之余,還需要綜合各種訊息,經過想像力和判斷力,找出兇手。這就像上星期老師在課 堂上所說的知識的轉化,掌握知識或尋找案件真相並不能只是依靠外顯知識,還需要內隱知識,例如;戲中的女主角依靠直覺判定「證物上的手指模並非屬於兇手 的。」如果我們問為什么女主角會有這樣的認知,也許無法得到答案。因為認知與直覺是無法被表述的知識,不能透過各種方式具體的表達。

兇手留下的線索就好象外顯知識一樣,透露某些外在的訊息(外化),讓警察去追查。而男女主角在收集線索過程當中,不斷的綜合訊息(組合),找出線索的關聯性。女主角依靠本身的能力,想出兇手所留下總多線索中的意義。從食指、表彰中的號碼、再對應到男主角丹佐華盛頓身上(內化)。如果故事發展到女主角能夠預測兇手下一步將留下怎樣的物品作為線索,掌握兇手的思路以及思考模式(共同化)。

除此之外,女主角在男主角的指引下,慢慢掌握追查線索、鑒定犯罪現場、在短時間內找出線索的關聯性等技巧,同樣經過知識的轉化。

Monday, November 30, 2009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部電影中,我覺得最主要的訊息就是「摒除雜念,活在當下」。而這個概念也是老師在課堂上最常提到的。看到電影中的男主角米爾曼的時候,有一部分情節難免想到仿佛里面驕傲、自大、又無知的男主角和自己很相似。當老人-蘇格拉底在責罵米爾曼的吃相、蹲馬步、洗廁所、鬧情緒時,所說出來的觀點,曾無數次的出現在自己腦海中。雖然,蘇格拉底說,想法不代表人格,但是執著的想法卻讓我們無法活在當下。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用「過去」,和「未來」做思考。然而為了顧著緬懷過去、苦苦追憶過去所失去的、經歷的、卻忘了感受當下、珍惜眼前的風景。又或者我們喜歡想像未來,為未到來的事情做假設,想像如果達到目標就會怎樣好、怎樣幸福……殊不知在這些念頭浮起時,這些念頭變成心里的雜念,最後無法用平常心的狀態來面對當下。

今天老師在課堂上也有說到,「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束縛。」像最近的自己覺得現在的自己很沒有沖勁,一直想追求過去的自己,不斷的思考究竟這學期和去年有什麼不同,希望能夠找出當中的原因,好讓自己能夠回到以往專心於課業的狀態。花了很多時間在思索以上的問題,也不知道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自己的狀態沒有改變,但是時間卻來到期中考。

電影接近結尾的時候,有一段對話,真的讓我很感動。

蘇:你身在哪裡?(Where are you)
米:這裡。(Here)
蘇:你身在何時?(What time is it)
米:現在。(Now)
蘇:你是誰?(Who are you)
米:當下此刻。(This moment)

如果我們依舊抱著過去,把心境留在『前念』,就會錯過當下許多美好的事情。



我們太過於把我們身邊的事情都當成理所當然,認為那是我們應得的,卻忽略了當中的意義。一手抓住目前所擁有的卻不懂得珍惜,另一只手卻因為內心的欲望而想去抓更多的得到。就像戲中的男主角,雖然擁有健康的體格、年輕又受歡迎,卻因為執著於想得到金牌。對於那塊石頭印象很深刻,我們一直苦苦追求的事情(也就是丹尼一直認為只要能夠得到金牌就能夠幸福快樂),說不定哪只是一塊石頭而已。我們一生苦苦追求名利,小時候追求成績標青,長大後追求名,成家追求利,追求很多東西,卻不懂得滿足,所以才會像男主角一樣過得不快樂。

我覺得,人活著很多時候就是敗給了自己,戰勝了別人卻沒辦法戰勝自己,所以才沒辦法成為戰士。我們對未來有太多的期許,認為未來的自己勢必得到幸福、快樂,只要現在努力、付出汗水、淚水、忍耐眼前一切的考驗和鍛煉,最後就能享受榮譽。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靠未知的夢想來推動我們自己前進,對於未知的世界總有太多的想像,因此才會屏息默默的期待著…………結果卻是因為理想和想像的落差,因此而失望、悲傷,有時候還會在這些問題上紛紛擾擾、不肯放下。回想過去自己曾經全心投入讀書的日子……那段時間未曾對自己的成績有任何的寄望,當時候一心只想盡力而為,最後獲得的就是愉快的學習旅程。仔細回想,原來那就是心靜,簡單的生活、清空的思緒、留下深刻又有意義的過程。

電影中,老人對奧運體操選手丹米爾曼說,「是你的心自己來找上我的」。
這句話讓我想到,其實每個人都有悟性,只是還沒有遇到開竅和頓悟的那一刻。
因此,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格拉底。

另外,這堂課真的是讓我獲益良多。

從萬撓高壓電纜官司淺談法律與科學的吊詭

前幾天剛傳來萬撓新村的反對建高壓電事件的官司,在資方上訴後高庭判決村民敗訴,資方有權利驅逐居民,在當地建高壓電纜。聽到這個消息,心理一直很悶。加上最近上課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述最近臺灣RCA公司的掩埋廢棄物污染造成過百人致癌事件,心理更覺得難過。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高壓電纜的議題在大家基本認知上都知道那會造成人體傷害,但是政府卻一直批準資方在住宅區、甚至學校附近蓋高壓電纜。如果參考臺灣公害運動,我們可以看到臺灣在公害議題上獲得象牙塔的研究學者提供免費的咨詢和支持。

馬來西亞一直缺乏有關高壓電的研究,社會甚至對於公害的關心也少之又少,更別說像臺灣的公害運動,勞方或者居民缺乏科學專家、學者的協助,提出有利於他們的研究論證和探測。如果要探測高壓電纜是否發出對人體有害的功率水平,需要動用到專業知識和設備儀器,這很耗成本。試問一般普通的的老百姓又如何支付呢?目前馬來西亞對高壓電最基本的電鑬功率,在什麼情況下侵害人體,我們都沒搞清楚,無法獲取有關知識。最後只能任由政府以及電能公司任意建電纜。

在《法網邊緣》影片中的主角許立建律師為了這場官司,還需聘請一群研究團隊,花時間探測。過去認知上都認為科學是可以被證明,但為何在許多的環境污染事件中,科學驗證往往變得遙不可及。科學證實之掌握在資方、大企業家、資本家或者政府手上,任由他們說得天花亂墜。這部影片的情節,在臺灣社會卻真實上演。11年前的RCA桃園廠土壤、地下水遭受掩埋廢棄物污染。該公司的許多RCA員工因為食用當地的地下水,最後身受其害。RCA勞工癌症死亡人數已幾達數百人,罹患各種癌症或疾病。RCA員工多年提告以來,在上個月才正式成功開庭,並成為全台灣第一件公害職災之集體訴訟案件。

科學是很冷血的,沒有情感。根本不把當地居民的感受,面對不可而知的危害,每日生活在焦慮的氛圍下。那種心情干擾了寧靜的生活,村民沒辦法安心的吃飯、喝水、睡覺,但在科技上卻無視這種影響。

試問,TNB以及政府能夠了解當地居民的那種心情嗎?甚至狂妄的表示,如果全國停電就要他們負責。這聽起來,真像個笑話,但又有不少人會跌入這個以社會利益做包裝的迷思里面;為了不要再發生全國停電,所以我們不可以反對建高壓電纜。

法律真的能夠伸張正義嗎?以實證主義作為證據基礎的法律,陪審團、法官都搞不懂的科學名詞,要如何審判這些案件?回想起上個月11號出席RCA第一次開庭那天,原告律師團要求RCA公司提供當初被懷疑有毒的有機溶劑相關資料,卻被對方表示相關資料因火災滅失,無法取得。

大企業對於當地的污染或者工廠員工染上病痛已經深深前者無可磨滅、毀掉其一生的傷害,往往大企業家提出的賠償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九牛一毛。賠償數字很多時候都沒有意義的,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在這些事件上面負起責任。這些大企業並無意在這些事件上取得警惕,只看成是一樁被要求索賠或者“被勒索”的小麻煩。

許多公害課題由於對於人們的影響沒有立即性、馬上對人體造成嚴重性傷害,而要針對這些證明都需要科學數十年的研究驗證,造成法律訴訟上有很多不合理之處。從常識上我們如果發現附近的工廠經常排除廢水到河里,河里的魚蝦都死了,附近居民都喝過濾河水的水,而村里的孩子都患上白血病,這連國中生也能推斷出這當中都必然有關聯。然而,在法律面前卻需要證明該廢棄料有毒,或者該廢棄料確實造成人體的傷害,變得困難重重,有理說不清。

一直被認為最客觀的主流領域-法律和科學,最後選擇相信權威和專業。突然之間,居民的想法和供詞都變得不重要的了,要解決案件,唯有采用權威的專家意見。但是,資方一直都是擁有豐厚資源的一方,能夠長期收集證據、研究案情、掌握工廠物料的資訊,阻擾能夠出面作證的員工等等。訴方所需要的證據都被勞方緊緊的掌握住。試問,法官如果依照雙方所提成的證據作為判決的話,那就是法律漏洞的不平等。

想到這里,心理好氣!居民的冤屈可以向誰發泄?究竟誰該對當地的污染以及對居民的傷害負責?

(文章架構不夠嚴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Saturday, August 22, 2009

Monday, June 22, 2009

任性的渴望

一直堅持念書是我的任性,
姐說,念這么多書干什么?要趕快打工,養活自己。
但我就是不肯。任性~

未來的事情有太多未知,
我跟姐說,過去擁有得太少,唯有珍惜現在,
去實踐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才是重要的。
我難得說服她了~

生活的事情,一直都覺得無所謂,
隨性就好,也不會跟他人太過於計較,
不計較錢,不計較時間 。
為了朋友,多遠,多貴,多累都沒關系。
很少照顧到自己。任性~

今年,一個人流浪,
飄飄落落,不再任性,那么認真,專心地
只為自己一個人。

突然間,看到一個遠遠地身影,
任性探出了頭。

哪怕那是最困難的事情,
判斷能力已降到零點,
只能跟著感覺走。
我想,我又任性了~

所以才會,
用任性來包容這最大的距離,
用任性來接受沒有你的消息。

只因,讓你告別你的悲傷,
是內心深處任性的渴望~

讓你告別你的悲傷

父親節不快樂

連開口跟他說話的能力都沒有

但他也,不曾擁有父親節

不曾有過子女們輕輕地關愛

包括他不曾給母親

也都會是他永遠的空缺

從小至今,映入眼底的模樣依然沒有變過

陌生感和距離也不曾改變

365天里,不曾超過4場的對話

1年里,不曾有過20句話

12個月里,只有2通電話


父親節不快樂~

Sunday, June 21, 2009

愛著早餐

來到一個有小吃天堂之名的臺灣
我卻一直沒有愛上這里的食物
過去,3餐都是自己下廚
即省錢又好吃

這個學期,生活作息的改變
連走去巴剎的動力都沒有了
炒鍋子的聲音很久沒有傳出

我,卻愛上了這里的早餐
現烤的三明治,
是一天最大的動力

不需要多,只要一個小小的三明治就滿足我了

吃早餐一直對我意義很重大
不只是因為那種一日之際在于晨或
健康基礎等理由

而早餐是一種寄托


很喜歡劉若英一首歌曲《當愛再靠近》

前面幾句歌詞,是人生所想望的小小要求,

而這個想法一直沒有改變。

Saturday, June 20, 2009

故作姿態

朦朧得像場夢。
包括那個對話空間,
一個會讓自己情感混雜的時空,
如果的如果是場難過。

一直在矯飾自己的感情,
想望,卻在心中螫居。
深刻地感悟,隨著音律流動,
但有陣陣刺痛。

心,一會兒讓一切飄零,
心,一會兒又被隱沒~

唯有故作姿態,
是彼此僅有的保護層。
誰也不敢了~

路邊凄凄草葉,也在取笑這份情怯。

遊民都是懶惰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群我們看不見的人。就算他們站在我們面前,我們都是視而不見,故意模式他們的存在。但,也不是完全看不見,只是我們厭惡他們讓我們看見。很多人都用「懶惰、不思上進」等字眼來形容他們,認爲他們是失敗的。他們的失敗又被歸咎于他們的懶惰。


他們沒有家,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只能在街上遊蕩。在臺灣只要你睡在公共空間就會被界定為遊民。公共空間作爲界定的媒介,仿佛公共空間是屬於某人地一般,深夜露宿在街頭就會被懷疑是遊民,臺灣社會局就會對你進行標化為遊民。心想,在街頭游蕩但不睡覺的是否可以被定義為遊民?這里,在公共空間睡覺變成重要的指標。(那麽,露宿街頭、車站的背包旅客豈不是也會當成是遊民?)


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解羅馬帝國時提到,當時候羅馬帝國的富有也造成了大量遊民涌現。這些遊民大部分都是從原本的農民因為生活貧苦,土地被占有後,最後只好到城市行乞。羅馬帝國時期,這些遊民依然是被救助的一批,當權者對遊民進行福利政策,花大筆資源在救濟遊民,提供食物、日常用品。


如果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小釘子,每天社會的小釘子在社會自由、自行運轉,那么遊民就是脫離體制的一群。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只有有生產,經過勞動才應該獲得其所得。但是社會卻出現一群,每天看起來好像游手好閑,在社會邊緣角落啃吸社會的資源。


全球自由經濟主義,公共空間商業化,引起社會結構的變化,造成貧富差距,在迅速都市化的過程,在發展過程那個當中擠壓出社會低階層社群,讓他們沒辦法在社會中繼續維持生活,被迫流落街頭。一旦成為游民,他們大概也很難再重新回到社會中。他們不但面對各種環境的挑戰,經濟,工作,缺乏技能,謀生技巧,甚至業主經常用各種理由拒絕聘請游民,讓這些游民持續處在社會最低階層。再加上他們的生活品質一直沒有獲得協助,他們的權益一直沒有被關注。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面游民經常被看成是破壞社會秩序的一群,一般民眾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大驚小怪。游民更被塑造一種好吃懶做、自我放逐的一群異類,也就是一般我們認為不上進,不努力工作,所以不值得社會同情與幫助。Gaubatz 借用大風吹的譬喻來說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變成遊民,他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爲了促進效率、鼓勵個人競爭,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椅子可以提供每個人坐,因此不適合競爭的個人便因此敗陣下來,例如:人力資本不足、身心障礙、種族歧視、家庭暴力或變故、住宅市場不友善等因素。


資本主義憲法規定,『它的原則是自由、平等、博愛,它的基礎是家庭、勞動、財產和社會秩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4)。資本主義認為人人都站在平等的起跑點上,沒有人可以阻擾他人的自由,每個人都擁有平等對換價值的機會在這個市場競爭生存并且擁有財富。對於針對完全沒有私有財產的遊民,被視爲沒有應對社會,符合社會能力要求的生存者。

游民的存在形態都被看不過眼,被視為異類。他們的處境猶如自甘墮落,選擇露宿街頭、選擇脫離社會、選擇到處流浪,也不愿面對社會的競爭挑戰,因此又被認定為不值得幫助的一群。


在資本主義里面還有所謂的工作倫理,工人們必須依照特定的規范才被視為合適、專業的勞動。鮑曼說明工作倫理也是一種戒律,工作不但是經濟任務,也是道德任務;沒有工作便是失業,不正常,破壞這個常態。但是這種戒律卻和游民只打零工的模式是沖突的,遊民打零工也被視為是用不正當的方式謀取基本生活來源。因此游民的存在也不相容於主流社會,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變成是社會常態運作下的異類。


鮑曼分析現代體制分為的3個層次;個人、社會與系統,而工作是占核心位置。因此工作和個人以及整個生存環境,是不分離的要素。因此,游民需要被加以改造和被控制,讓他們這群脫離正常常軌的社群,能夠回到正常的生產行列里面。他們沒有加入社會的勞動生產里面,也就是說他們是脫離運作的一群。


游民的行為是違反工作倫理的最高信仰,因此被冠上懶惰,寄生蟲之名。游民的行為就有點像褻瀆了讓人們的心目中的神一樣,引起厭惡,甚至仇恨。可是,我們沒有人愿意跟游民溝通,甚至沒有人會認為他們也擁有社區空間,因此面對他們就只有粗暴的驅趕,甚至把不明就里的罪名套在他們身上。


我認為,游民的數量,其實就是反應一個社會經濟是否穩定,人民生活是否獲得保障,政府是否提供福利或妥善的協助的最好參考指標。所以關注遊民課題,也是能夠從中探究國家社會福利的程度和是否做得全面。所謂春江冷暖鴨先知,畢竟遊民是社會的最低階層,政府好不好?問遊民吧。

Thursday, June 18, 2009

msn不舍文章遷入 (二)--『謝謝你的溫厚之情』

這篇文章曾經獲得晴格格的贊賞,當然不能遺棄,一定要貼過來!記得是寫在來臺前對朋友們的感言。

謝謝你的溫厚之情

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朋友,

但是朋友當中有些關系密切、有的疏遠、有的只是點頭打招呼、有的患難中可以互相砥礪

與這些朋友的關系,有些來自同學、同仁、同事、同鄉……

走過不同人生的階段,就有不同感情,不同關系和不同層度的朋友

所以,才會有閨中密友、難兄難弟或知己、知音或莫逆之交或每次遇見只是點頭示好之友

因為不同關系,不同感情、不同層度

所以在乎的心情都會不一樣

有者可以赴湯蹈火、有者可以告知心中秘密

有者可以共患難、福同享

更有有者斤斤計較

有者話不投機

有者一見面就“不爽”對方

但無論怎樣彼此還是朋友

人說物以類聚

自己會選擇跟自己喜歡,感情深厚的人在一起

乃人之常情

但我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不用的朋友出現在我們身邊

緣份有深有淺

所以朋友感情也才會有多有少

有的建立了信任、有者在彼此身上找到安全感、有者覺得幸福快樂

也因為緣份有差別,所以朋友不一定就會相好

有些更因為小事變成世仇

互相傷害,形同陌路

雖然如此,但總算是緣份才能讓彼此相識

過去曾有一些好友,

雖然說是好友,但是總是有緣無份

自問自己不求像如癡如膠的密中閨友

只求擁有幾個像青松般輕松無束、但又堅固

在迷境中徘徊時找到可以依賴的眼神

在風寒霜冷的人生低谷可以得到燈火般暖和的肩膀

不用多余的話題

朝氣般的笑容,就為彼此的人生制造多少清爽的呼吸

歲月呼嘯而過,原屬于無牽掛的塵世,

友誼,卻讓理想在生命里頭被點燃

被寄托、被期望、被成就、被鼓舞

人生開始涌動、澎湃、激情卻又踏實

煙火人生,雖然大家都屬彼此的過路客,

但是每一名過路客都是帶著一番情誼

和我們的生命激出無限的火花

讓孤寂、無助的灰夜減少上映
讓風雨交加、嘆息連連的長夢能夠提早甦醒

如今,夢想在浩瀚大海的另一端

在為揚帆,以沖破層層洶涌波濤而準備

友誼的支撐讓自己一直向前、正視著、面向著大海的另一段

雖然時間在矛盾著

但是,一切因為陪伴和鼓舞而覺得有意義

是理想遲到了嗎?!不是,是因為獲得人生難得的溫厚之情

燃燒著……

珍惜著……

在新的一年里,以此文章感謝所有的朋友,“感謝一生中曾有你”

msn不舍文章遷入 (一)--『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鋼琴師』

這篇文章是今年4月16號 11:55 PM寫的。剛剛決定搬家(msn換blog)。但是很舍不得以前寫下的文章,所以也一柄搬過了了。hoho ~

剛看完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
,心情有點低沉,比還沒看時候的心情更要低沉。


印象很深刻的是,1900正要踏出渡輪,第一次著陸,在地面上走,走向外面的世界。

他看到城市那一刻,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掉頭就走。

直到死的那一刻,他還是沒有上過陸地。

劇情是一個在海上(渡輪)出生的嬰兒,一直都生活在海中,從來沒有在陸地上行走。但是他卻是音樂天才,無師自通當成了出色,人人都為他的琴藝所驚嘆的鋼琴家。

因為在海上出生,所以陸地、或者從官方角度來說,男主角1900不存在于這個世界。感覺這部電影是一部很有批判意識的電影。從來沒有人會以數字來作為自己的名字,我認為這是編劇根本就是在暗示,1900分本就不存在。因為沒有人能夠擺脫美國,凡是在陸地上的人,任何人、每一個人都會為美國而瘋狂、走向美國。如果有一個對美國沒有任何夢想、著迷的話,那就是沒有人。

這部渡輪是乘載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國的人,所以影片中經常都會看到,游客高喊:AMERICA”這些人都是為了到美國追夢的一群,無論貧人、富人,都是集中在這個船上面,為的是到美國去。

1900在面對富有的紳士淑女時,在表演大廳為他們演奏。但他偏偏就是不按照音符來彈奏,經常出其不意,快速的彈琴。讓快速的旋律,讓原本在大廳輕柔有禮,翩翩起舞的一群,馬上陷入竭力斯低的瘋狂跳起disco。演湊的領班跟他說,當有一天這群人已經厭倦你的音樂,你就完蛋了。這里指的是,這群有錢的中上階級對於文化、音樂、流行都是停留片刻,他們並非真正的欣賞,而是追求不一樣的享受和刺激。1990每次就用他那了不起,讓人驚嘆的音樂來玩弄這群身穿豪華禮服的中上階級。

只有在三等艙,1900才會彈奏屬於他自己的音樂。為那群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離開自己家園到美國打工的窮人們,演奏夢想希望的歌曲。因此,大家都歡愉地在1990鋼琴地旋律中狂歡、跳舞。

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批判美國社會制度、維護地主、集團利益的法律,戲中的人物以及男主角不斷地罵到fuck the lawfuck the regulationfuck the war以及1900知道自己被警方發現後,馬上躲起來,因為從小其養父就教導他必須避開孤兒院,為了避免被馴化,就必須躲起來。比較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戲中會完全把“母愛”排除在外,就算船長有其他女性的角色、歐巴桑,但是跟男主角互動的就只有男性。而其戲中把:“媽媽”被指為馬。我想那是因為,編劇認為1媽媽是自我約束和用教育來壓抑自我的情感來源,所以必須把媽媽、孤兒院去除掉,1900才能夠生存。

船,走過世界各地50多趟,但沒有一個地方吸引他,促使他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沖動。是看破紅塵了嗎?!還是和我一樣認為,旅行就是對地方文化進行消費而拒絕參觀。hoho,不小心賺到了)

電影中,美國是開始工業化,除了許多移民涌入之外,還有科技的發達(渡輪、黑膠碟)、以及資本家。當有人發現1990的琴藝高超,而想替他出唱片。商人說:“有了這個(黑膠碟)就能夠復制千萬張黑蝶,賣到世界各地。你不用上岸也能夠出名。看吧,當時候就有全球化的概念了,當美國資本家掌握技術的時候,就想把自己的商品銷售到各地賺錢。但是,1900並不認為那是音樂,當黑蝶播出他彈奏的鋼琴聲時,他馬上把黑碟搶回,說:“你不能搶走我的音樂。”技術、復制被視為剝奪文化的行為,1900對音樂的觀點是比較精英文化的觀點認為音樂是用來表達生命、感動人心、表達情感的,一旦被機械復制,大量的流傳,音樂的真正神韻、靈光就是消失。這跟阿多諾當時提出人類必須培養本身審美的能力,反對流行文化。音樂,演奏必須回到作為人類現場演奏抒發情感的工具,而不是被用來制成唱片,讓大家在家里播放、聆聽的學說有些聯想。

回到1900站在渡輪和地面之間那座橋上時看到美國城市的那個畫面。一片充滿煙霧、建筑物都是灰色、天空都被工廠排除的氣體,搞得烏煙瘴氣。世界所向往的城市,其實就是一篇灰色的城市。一開始,我在想,1900掉頭就走回船上,是他沒勇氣面對、挑戰在陸地生存的社會嗎?所以他不愿意離開渡輪,原因是他知道他自己無法抗拒城市對人的迷惑、成為沉溺在追逐名利成就游戲中的其中一員。不然,為什么大家都勸說他的時候,他都不為所動。

直到有一天,他想要聆聽海的聲音,他發現在渡輪里面無法聽到海的聲音,必須在岸上才能聽到的聲音,感受無限的生命,所以意志堅定決定要到岸上去。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留下,甚至放棄眼前的愛情,決定一生以鋼琴度過。

他說,岸上的世界是太無盡的,怎么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一個。你看,哪里的街道千萬條,我哪里知道我應該要選擇哪一條街、那一間才會是我的家?因為看不見,正如鋼琴鍵盤上有限的88個琴鍵能彈出無限的音樂篇章,而無限的琴鍵則什麼都彈不出來一樣。只有在船上是有限的,最多每次只有2千人,空間也只有從船頭到船尾。

我想,一個聰明的人應該就會像1990那樣不會選擇在這個世界或美國生活,投入到一個自己會被無數消費、文化、社會制約、契約所約束、宰制的世界里。一個心靈永遠無法被滿足、永遠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的世界里面。最後,選擇離開,隨著被炸開的船屑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片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在陸地上,只有你有好故事就能夠生存下去。”

是否意味著任何東西都能夠被消費?最後說故事的人,因此從樂器商人手中拿回他的小喇叭。如果真的如此,這則故事果然再次被消費,以電影形式播放給眾人欣賞。

故事,因為消費,再現,而變成了事實了。

(總覺得1900一定還有其他的意義……)

這部電影是意大利小說改編,《1990:獨白》。格格說音樂很好聽,我說我聽不懂。但大家不妨可以去消費一些電影中決斗鋼琴的畫面,就算聽不懂,也會覺得精彩。





老師,謝謝您

這學學期快結束了,深深覺得這學期過得很好,實在太好了。

每天到學校聽著老師們講述新聞業界的點點滴滴心里不禁深嘆一口氣。
走過景美橋時都會覺得自己環抱著一堆滿滿地感動回家。

這些老師,他們都是講課時眼睛會發亮哦~
老師們的上課內容和對學生的態度,讓我覺得是人生互相拼合的塊狀。
就像拼圖一樣,拼起了我這學期愉快的學習。

首先是3分貌似梁朝偉的張立老師,聯合報編輯主任,教報紙編輯課。
雖然,我每次跟他講話,他好像都不大理睬。
講課內容卻是一句句的體叮嚀,告訴我們新聞記者的倫理,該怎樣,不可以怎樣~
一句句,沒有太多的批判,沒有太多的理論,較像是父親在千叮萬囑般。
(我一直都在想像,張力老師在報社罵人時候的樣子。。。。)

接下來是基礎采訪寫作的陳炳宏老師,是我最欣賞的一位老師。我在恩慈面前提起他時都會說他是冷面笑匠,經常板起臉說笑話。他,對學生用心到無話可說。
嚴厲地教學、耐心和慈祥地一個個指點出我們的錯誤。
經常在班上罵新聞記者沒帶腦袋出街,經常叫我們不要當記者的老師。
但我覺得他是太愛新聞記者這個行業了,沒有能力,沒有專業的,別來到新聞界亂攪


能上到他的課,是這學期很大的收獲,讓我不斷地反思該如何作為一位記者。
但是他的作業,是讓全班發瘋的,可是卻又讓我們看到自己原來有能力達成『不可能』任務。
可能對其他學生來說,他在班上所說的話都是責罵,但我聽到的是
叮囑、提醒、指導。
他的話,經常讓我不自覺地一個人猛點頭。

接下來是報刊圖文設計的黃子明老師,在中國時報擔任攝影中心主任。
他在我印象中他講課時都會面帶笑容,但也是非常認真的老師。
他的專業,經常讓我覺得有點大材小用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記得當初自己是超不想拿這堂課,心想自己一向來沒什么美感,怎么可能會修好這堂課呢。
但是,他教會了我一樣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無論編新聞、排新聞或是寫新聞都要考慮到讀者。
這句話,是在課堂上出現頻率最多的話。
最後的習作,也讓我看到原來編輯的用心,是可以被看見的。

這些老師講課時眼睛都會發亮,是我從來都沒看過的。

多元文化學程,陳政亮老師。
我一直有個錯誤的想法,這么『大愛』的老師,怎么可能教得好批判性的多元文化分析呢。(該死的個人偏見)
其實,這堂課沒上得很好,而我也經常在這堂課遲到。
心里覺得,阿亮老師的功力應該不只是如此,為什么上課的時候會一直帶不出重點呢?!
猜想,老師也應該會有困擾、低潮的時候。

楊士毅老師,一個看起來就是糟老頭的樣子,卻身懷著許多人生哲理的內功。喜歡把『他媽的』掛在嘴邊的老師。(最後我們用這個方法來解放這學期非常壓力的嘉欣室友)
他是一個可以把哲學教得如此簡單,用各種愛情、人際關系、生活、股票、房地產作為比喻哲學老師。(但他說,哲學家說話就像是獨白,說了一堆,但沒人聽的懂。你們笑是聽得懂的話,那么我就不是哲學家了。)
他的課,我總是傳出笑聲,取笑自己和世間同樣地虛偽。
他的哲學,沒有批判,只有反思和正視人性。

最後是王立業老師,看到他名字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是按部就班的名字。
一開始,上他課,很不能理解怎么會有這么容易感動的老師。
之後,每一次上課,一點一滴地改變我的想法,看待事物的方式。
學習,不再做一只刺猬。
學習,分享,
學習,從基礎學習。
跟他聊天,就像在安慰久久未說話的心靈一樣。
感謝,這段生活中有他。

一直溫溫優雅、文字彬彬的周玉山老師,一開口每一句修辭雅語。
上他課就好象被熏陶一樣,身處在文學之美。(當然也會把我熏昏了過去。)

還有財經系的何宗武老師,送我珊寶妹電視劇歌曲專輯的謝老師。(雖然他一直說仿佛在那里見過我,但我一直想不起。)

感謝這個學期,出現這么多這么好的老師,這么多元,這么有特色。(幸好,我沒有錯亂~)

發現原來放下自己的驕傲,自以為是,就會發現原來世界可以獲得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老師,都教會我如何放下身段,如何聆聽,如何打好基礎,如何按部就班,如何吸收,如何表現,如何感動,如何保持熱情…… ……

老師,謝謝您

反思教育一兩點

當教育商品化後,無論是就讀大學的學生或是大學本身都是一套游戲。

從教學上來看,老師必須提供緊密的上課內容,提供各種基礎訓練,讓學生的頭腦塞得滿滿地才是符合教育的理想;還是教育更應該回歸到教育過程,讓學生從老師教學的過程中自我領悟和進行思考。

多元文化分析課的最后一堂課,老師要求學生針對這學期的課一起進行檢討。有人提出,課堂上不應該有太多的學生,影響教學品質。也有人認為,這個課程本來就應該提供嚴謹的理論學說,并從社會發展理論中去討論社會現象。

但阿亮老師說,這是通識課。(通識課是開放給各科系選修的跨四大領域;文學、歷史、社會、科學的課目)

我說,但是這是多元文化學程。(多元文化學生是教育部提高大學基礎教育,課程內容主要導向『實踐文化』,也就是從日常生活實踐,思考和破除各種文化差異的塑造、認同形構、以及權力運作等等)

老師認為,教育應該注重過程,與其塞一堆理論倒不如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反思社會議題。學生是否認真上課取決於學生本身的態度,但是在課堂上的互動過程還是最重要。哪怕每個學生上課吸收或想要學習的程度都不一樣,都應該在一個沒有聽課壓力下進行。『有教無類』的教育,老師在課堂授課的時候,為了照顧每位學生的上課程度,把上課內容簡化,好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吸收。

但是對部分學生來說,沒有認真上課的學生就是對課堂的一種干擾,只顧著講話和睡覺,影響上課秩序。選修社會類的課,本來就是想學習社會發展或文化研究理論,少了學派說出現在上課內容當中,就會覺得上課內容不夠深入。

人,猶如一種白紙。學生在在大學過程就必須經過被訓練、被教導各種技能和知識的場域,這樣才能符合個人對知識的追求。所謂教育,『教』就是由一個比較有知識的人,把知識傳授給缺乏特定知識的人。教育更不應該放任學生去自我領悟、應該用各種技巧和方式,讓學生把基本理論學說塞在腦袋里面。
接下來就是建立評鑒制度的問題。

最近無論是「高中生成績太差,限制考大學」的新制,或是假考部隊發動「萬人考大學」,他們主要攻擊沒有通過教育部評薦的大學科係,提出的論調不外乎是教育品質的問題。

依照假考部隊的説辭,「萬人考大學」活動的終極目標,並不在搞垮幾個系所,而是希望教育部能加速評鑑速度,盡快建立完整的大學退場機制,別讓不知情的學生誤觸「地雷」,交了高昂學費卻什麼也沒學到,出了社會也沒有競爭力,成為教育部廣設大學、卻沒做好品管政策下的受害者。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所謂的教育評鑒只不過是西方資本主義的產物之一。教育商品化後,學生與學校涉及金錢交易,形成售賣與消費關系。這意味著學生付學費,而學校必須滿足學生或將其培訓為能夠應引社會市場要求,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材。另一方面,學校必須猶如售賣的商品一樣必須經過品質認證才能出售。

假考部隊卻只針對沒有通過教育部評薦的大學科係,卻沒有看到背后對教育更大操弄體系做出分析。他們只關注大學科系不通過評鑒的,卻看不到教育在評鑒制度下失去教育本質的問題。甚至「大學假考部隊」所謂學生權益的問題根源是來自與教育商品化後所衍生的利益受損問題,也就是貨不對版或者沒有品質保證的學校教學。

教育是什么,學校是什么,是一場游戲。

消費者(學生)必須能夠符合消防設定的游戲規則-通過考試。另一方面,各大學也是在同樣的游戲當中,必須符合教育部的游戲規則才能開始對消費者的游戲。

教育評鑒制度讓教育開始走向單一化,站在多元的角度,每所大學必須依循教育部固定一套的遊戲規則,如果不符合條件就會淘汰,但是評薦的標準是否合理,是否從教育的本質來看待教育,還是從買賣、消費、品質產出的概念來處理教育。從制度建立對教育的約束,大家只顧朝向評薦膜拜,卻忘了這當中制定制度的權力關係。各大學必須依賴教育部所制定的指南去經營,卻無法從本身大學的教育特色去發展與實踐教育理念。難道教育理念就只有一套來自于教育部的模式嗎?教育的多元性,在評鑒制度下被典當了。

更何況,教育部評建都只是從教學資源、設備、師資等作為評鑒標準,但是卻會形成弱勢大學繼續在這場游戲中更加弱勢。無法通過評鑒,意味著無法獲得教育部的品質保證書,這么一來也就是將不會的市場認可。沒有通過評鑒的大學,繼續在資源匱乏的資源下經營下去,反之獲得評鑒的大學確實財力、資源充足的大學。

教育評鑒反而讓大學形成教育霸權現象。擁有資源的大學就能夠繼續生存,名利雙收,若是大學則一直處在於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教育變成資本主義的競爭生存的游戲角色里面。

同樣的,所謂素質差的學生就不能就讀大學或者沒通過評鑒的科系就該退場。我認為教育也不應該被精英化,教育的本質本來就不分資格,所謂的不符合資格和成績差就無法進入大學的説辭是一種精英教育的心態,抱著你成績不好,就不要進來念,避免拉低教學水準的高姿態論調。

可笑的是,回到課堂上課的時候,我們卻認為程度跟不上的學生就不該來修程度高的課程,避免影響上課品質。

Sunday, June 7, 2009

友誼雜感

最近不懂為什么患上了人群抗拒癥,
并不是要扮清高,也不是要故意讓自己顯得猶豫,獲取同情的關懷。
而是,面對見面的人,已經不懂說些什么了。

我還是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時需要緣分。
有者,投緣,成為了知心。
有者,情淡如水,成為了密友。
有者,互相鼓勵,成為了同伴。
但也有交情不交心,交心不交情。

每段感情的層次都大不相同,不是用重視與否就能解釋,
更不是用聯誼活動次數來決定感情的深厚。

身邊出現幾位讓我覺得安心的朋友。
雖然交流時間不多,但總是有一種珍惜的親切感。
對我來說,不用多語,也不用太多的親密照片,
只要有一點點的信任,就會出現好朋友列表名單。

看著人來人往,但是有多少感情是認真的?
經得起考驗的?
友誼關系,真的需要建立在吃飯多少次,出游多少次,
說了多少心事?
送了多少禮物?

因此,對我來說不參加聚會,也不代表什麼。。。。

最近,只想好好的享受思考。看書,思考,
減少說話,可以讓自己平靜。

舒伯特都不說了,我還要說什么嗎?

Tuesday, May 19, 2009

當記者的特質

今天上課,陳炳宏老師講述他本身認為能夠當記者的特質。我本身認為還蠻準的,與大家分享分享~


當記者的特質

對人失去充滿好奇心(好奇是挖掘新聞的動力)

喜歡與人接觸與互動 (不要小看小人物,小人物往往帶著大新聞)

心思細膩兼具耐心 (許多新聞的抽絲剝繭會像偵探辦案)

具批判思考 (小心新聞陷阱)

抗壓力強 (持續的工作壓力)


試想,究竟自己擁有以上幾項特點呢?其實當記者不盡然就真的需要性格外向、喜歡

滔滔不絕、喜歡八卦的人。相信人在特定的場域的時候就會學習做某些事情,或者能

夠自我調適,讓自己能夠融入環境里面,並從中找到認同。


自己又沉溺在回憶中~

Sunday, May 17, 2009

鮑曼的《自由》


上星期突然報名學校社會學系舉辦的社會學理論經典論壇,主題談鮑曼(Zygmant Bauman)《自由》。這段期間,都很想參與座談,想通過這些不同主題的座談,激發思考,進而思考一些過去或已經擱置一段時間的疑問。



不過,去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場座談是討論一本書的內容,偏偏我卻沒看這本書報名參加了。雖然如此,並不代表我就會聽得一頭霧水,反而引起我對于這本書的興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各與談學者提到的「社會關系中的自由」,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志指出鲍曼在《自由论》一书中,提出,自由個體的形成必須具備一系列的客觀要素。而且,只有當這些特殊要素持續不變時,自由個體才能得以存活。自由個體,遠遠不是一個人類的普遍狀態,而是一種歷史和社會的創造物。某些人越自由,其他人就越不自由。而且來是指出鮑曼認為自由是不對稱的。(這個觀點有點沖到我!實在太神奇了~)鮑曼強調自由與自由的外在差異,自由限制自由。

鄭老師舉例,有些家庭主婦就是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選擇扮演傳統相夫教子的角色,自由地選擇過一種愿意被束縛的生活。所以這里談到個人意志的問題,就是這是因為個人意志不自由?還是因為社會關系的不自由?因此,鮑曼用社會學的自由,把過去政治學或哲學的自由(right)轉成社會學的自由(power)。鮑曼提出了自由是一個權力不平等關系,而過去我們都只是談權力不平等卻不曾談過自由不平等的問題,

另一點是沒有公眾化的政治:the disappearing act of politic,裴元領老師笑說鮑曼寫得太賤了(全場爆笑),鮑曼的觀點太符合目前臺灣社會脈絡,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面公眾只有消費上的自由,然而也是被安排的自由(借自由選擇建構自我)。

「政治的消退起因於國家漸漸退出對勞資關系的直接干預減少對再生產財富與人類個體之領域的關注和責任。政治讓位給消費。」「消費市場從政治的制度化中退出,並引導消費者脫離政治和官僚的管理世界。」「政治的管理機構與讓人不滿,公民就越是想從政治中脫離。」

Tuesday, February 17, 2009

譴責以侵犯隱私倒政敵的作法!

2007年我才到東方日報當任專題記者幾個月,在接近年尾的時候就發生了我國前衛生部長蔡細歷遭人偷拍在酒店與女子歡好的性愛光碟,短短一天直接向媒體承認他就是光碟里的男主角,頓時轟動全國。當時候,我正好負責這個政治人物性道德的專題。

在收集各國涉及性丑聞的政治人物或國家領袖的個案,發現各國對于政治人物涉入性丑聞的態度都不一樣,例如;美國人在克林頓事件除了認為是屬于個人問題外,并用多個角度來檢視給明政治領袖,英國人民則注重政治人物是否表里不一,也就是本社是否也犯上過去所鼓吹或譴責的道德行為、爾羅斯選民反而深刻了解到政治人物的性丑聞可能是政治伎倆,不會把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和政治工作混為一談。

在東方國家涉及性丑聞的政治領袖,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臺灣璩美鳳光碟事件,不但被嚴重侵犯隱私權,更斷送了政治前途。而日本,同樣也是相對于涉及公眾利益的經濟丑聞,性丑聞還是屬于個人私生活問題,因此也不會多談。而這些國家領袖在涉入性丑聞時,該國人民都會采取多重觀點來檢視該名領袖的表現,甚至有些認為個人隱私和政治倫理道德無關。

反觀,看回馬來西亞的蔡細歷光碟事件,發現我國人民對於完全忽略了政治人物的隱私權也需要獲得保障。大部分的焦點和討論都只是聚集在女主角是誰?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他們做過什么等等。雖然也有一些評論人認為政治人物的道德應該放在是否損害公眾利益或者使用本身的職權來換取、獲得性交易。

令人玩味的是,蔡細歷聲稱本身在擔任衛生部長后由于太過于勤于跑動、巡視醫院,以致讓人覺得他有強烈的政治野心,才會惹禍上身。此言一出,讓人不禁揣測,起性愛光碟是否跟政治斗爭有關。

事隔不久,大馬政壇再次爆發雪州行政議員黃潔冰睡覺半裸、親密關系的照片,在坊間以手機方式四處流傳。巫統雪州反對黨領袖基爾在接受《當今大馬》訪問時,更表示黃潔冰應該效仿蔡細歷,引咎辭職。然而,黃潔冰事件讓我們不禁擔憂馬來西亞政壇出現不道德的手段來打擊政敵,以破壞政治人物的形象為目的行為會越來越頻密。

我天真的以為,在308後,我國的政治可以走向民主鞏固,用選舉制度和民意能夠投票選出我國優秀的領導人。因為各種落敗,能夠促使政治人物更積極和專心,腳踏實地的經營選民工作,把政治當成志業。然而,一次次所謂性丑聞事件,政治人物被侵犯隱私權、被偷拍,并成為打倒政敵的手段。

如果是這樣的話,試想想,每當一位代議士在公平的選舉上獲得民意的委任而中選,但是最后因為各種針孔記錄、偷拍、各種政治陷害以及使用設計、陷害的手法去揭發政治人物的私人生活,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中選后人民代議士豈不是都要必須付上慘痛的代價。

我個人認為黃潔冰事件并不能單一使用道德品行作為觀點,被偷拍已經是受害者,更何況在整個過程黃潔冰并沒有涉及任何破壞社會利益、違反對選民的承諾、表里不一,濫用官職。而且照片是因為偷拍而出現,與個人品行道德無關,政治人物的個人隱私更不能在表面的道德被典當。

隨科技發達的時代,相對的人們的隱私權也因為在技術發達的情況下,私人空間和生活慢慢被侵蝕。他人在對方毫無意識下,能夠透過各種器材來拍攝、監視、竊聽一個人行蹤和交談。在這種情況下,政治人物不但在外的行為舉止要得體、檢點,在家里也不能隨隨便便脫衣服,以免被攝下裸照。在沖涼的時候更要小心,以免變成春宮片,被四處流傳。甚至要過著接近禁欲般的生活,不動情、色,最好連家里的老公、老婆、情人也不要碰,避免親密舉動。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變成桃花新聞,情色事件等。

依照一個人的生活作息,有好幾次裸露的次數,包括;沖涼、更衣、上廁所、到購物中心試穿衣服、睡覺,其中還不包括本身愛人正常的性行為。如果政治人物的形象被破壞,因為被偷拍裸照而需要辭職的話,那么許多政治人物的官職是多么經不起考驗。

正當我國政壇出現競爭越來越激烈,局勢越趨復雜的情況下,人民已經不能單純用道德標準,是否涉及性丑聞來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品行和政治理念。反之,我們應該譴責偷拍者,讓他們對破壞我國健康政治環境負責任!

此文章刊登在《當今大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9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