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 2008

為什么會有僑生?之“不要叫我僑生!”

僑生的起源:

台灣的僑教政策,是從自光緒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創辦第一所專門招收海外華僑學生的暨南學堂開始。

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認為華僑是革命之母在1951年施行「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於六九年訂頒「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資料來源:http://bigdogke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4.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567188.htm 暨南學堂

對僑生的定義:

1)依照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民國95年10月12日修正)第2條:本辦法所稱僑生,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並取得當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之華裔學生。

2)所謂『僑生』係指在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取得當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之華裔學生,並依『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申請來台升學者,其主管機關為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及僑務委員會。僑生之升學優待以一次為限,在學期間享有各項課業輔導及生活輔導等措施。

資料來源:
http://www.edu.tw/oversea/news.aspx?news_sn=180&pages=0&site_content_sn=7923

更詭異的是,為何香港和澳門的學生也被稱為僑生?!

『抗共復國』的僑生教育政策:

台灣地區的僑教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解嚴前以反共復國為基本政策,僑生來台人數持續成長。解嚴後,僑教發展逐漸走下坡,來台升學人數亦逐漸減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即陷入激烈的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在歷經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後,早已軍力疲憊,民國38年,終於不敵中共武力威脅,而撤退台灣。遷台初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一心希望能反攻大陸,恢復河山。因此在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下,政治、軍事、教育各方面均依循此原則發展。誠如蔣中正所言:反攻大陸一定要團結僑胞、台灣軍民、及大陸反共抗暴三大力量。因此,為了爭取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政府之認同,並號召華僑青年共同參與反共大業,民國40年蔣中正指示恢復僑教業務,積極招收僑生來台升學。

從1952年美國金援臺灣,贊助東南亞僑生到臺灣就學開始,僑生教育政策成為臺灣教育的一項特征。推行至今已經53年 的僑教政策起源于中共建國后,美國擔心東南亞華人赤化,因此在1952年表示愿意提供“僑生教育基金”,爭取海外華僑到臺灣升造。僑教美援除了支付僑生的學雜費,也用于建設個僑生就讀學校的校舍、設備。從1954年到1965年美元停止,用在學校建設的款項達到新臺幣1億9千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強形成民主集團與共產陣營的冷戰對立局勢,美援僑生教育計畫的實施,除了是當時國際局勢下的產物,也和反共抗俄的國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1950年開始,美國對台灣經濟提出援助,其中已包含教育部份,但並未特別強調僑生教育;在1953年尼克森的訪問後,才有美援僑教計畫的推行。
美援僑生教育計畫從1954年開始實施,1961年後逐步縮減經費到1965年結束,造就了兩萬多名的大專僑生反共」相關,足見美援僑生教育計畫之目的,有很大的成份是反共 。

此時,世界局勢正是民主與共產兩大集團對立。中國大陸赤化後,共產主義的觸角正積極向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延伸。為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美國在東南亞實行圍堵政策。台灣地近東南亞,且反共立場堅定,正是美國所需要的民主夥伴。因此,自民國43年起,美國便撥款協助台灣地區發展僑民教育,以吸引東南亞僑生來台就學,並灌輸其民主思想,俾其返回僑居地後,可廣為宣傳民主主義之優點。由於美援的資助,來台升學僑生人數大幅成長,台灣招收僑生的學校,在建築設備方面亦獲得許多改善。不僅僑生受惠,本地學子亦同享高品質之教育資源。

這也是美國鼓勵臺灣政府吸收僑生,提出每收一名僑生可收到臺幣2萬的補助金。

美援停止後,政府設置各項獎學金、清寒僑生補助金並辦理僑生公費,繼續吸引僑生來台升學。此時大陸地區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傳統文化遭受前所未有之破壞,於是台灣政府便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之對應。因此,來台升學僑生人數,不但未因美援結束而減少,反而持續增加。(注:由于時代的變遷,以及各種環境、文化種種因素,來臺就學的僑生也慢慢的減少)

資料來源:
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interrogate/interrogate_02.jsp?ItemNO=01030600&ly1500_number=8842&stage=7&lgno=00047

僑教政策設立的目的:
﹙1﹚ 中華民國政府基於歷史淵源、民族情感、文化因素、憲法精神和國家整體與長遠發展而制定僑教政策,並秉持『華僑為革命之母』、『無僑教即無僑務』之理念,推展僑教政策。

﹙2﹚ 民國15年,國民黨設立僑務委員會直隸於旗下,「華僑為革命之母」成為蔣家時代落實僑教政策的政治口號;民國44年,台灣各大學大量招收僑生回國升學,爭取美援僑生計劃的補助經費;

﹙3﹚ 僑教政策之目的在於培養海外華裔人才,並促進我國文化在海外延續傳承與發揚,因此訂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歡迎華裔青年回國升學。

﹙4﹚ 僑教政策為國家整體政策的一環,僑教政策不會改變,惟須因應國內外局勢之變動而酌予調整,以符合僑教之實際需要。鑑於多年來僑教工作的豐碩成果,政府將秉持一貫重視僑教政策之熱忱與信心,積極推展僑教政策。

(5) 留臺生被視為“海外重要資產”: 成其拓展对外联系渠道的重要“桥梁”


個人感想:『不要叫我僑生!』

政策的混亂:僑生和華僑的身份認定標準不同

依照『中華民國國籍法』在2000年做出了修訂:第2條: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
二、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
三、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四、歸化者。

但是,2002年新頒布的『華僑身份證明條例』第4條僑居國外國民,符合下列各款情況之一者,得申請華僑身份證明書:
一、居住於有永久居留制度之國家或地區,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取得僑居地永久居留權。
(二)在國外累計居住滿四年。
(三)在僑居地連續居住滿六個月或最近二年每年在僑居地累計居住八個月以上。
但也列明規定『僑居國外國民』必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

這個台灣僑生的資格有所出入,認定仍採血統主義的認定方式,並無國籍限制。個人認為僑生的身份認定標準也應該修改,既然臺灣政府已經意識到時代的變遷,海外的華裔經過在本身的國家取得身份認同,大部分都覺得本身是屬于該國的國民,而臺灣政府也因此對于華僑的定義作出修法的舉動,但是卻以僑生卻依然維持以傳統血統來定義,部分國籍。

這不但是對現在的『僑生』非常不公平的,把一种身份认定和『国籍』放在我们身上,無疑是把歷史的包袱加載在我們身上,而這個包袱是來自于臺灣政府的政治利益。

想起幾月前,在馬來西亞辦簽證時,辦事人員問:是辦僑生還是外籍生?自己覺得非常奇怪,一開始只是一味純粹來念書,申請簽證,卻被問到是僑生還是外籍生,自己也不清不楚。最后還是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后,才跟辦事人員說,辦外籍生簽證。

想起這一段,真的是冒一身冷汗,如果自己稍微一不小心,變成可僑生,那該怎么辦?我可不會原諒自己。(個人的國籍身份認同感比較強,對于“我的祖國是中國的言論都會感到厭惡”。因此,會不斷的強調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相信以上現象,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經驗,這是顯示出我們來臺就學的其實大部分是不清楚僑生的定義,只是抱著很單純的到海外升學的想法。對于留臺的前輩講述當年他們留學臺灣,拉布條『歡迎回來祖國』的現象,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議的。

這里的重點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來臺被認定為留學變成一種政治立場的表述和支持,(在馬來西亞除了有留臺同學會,也有留華(中國)同學會),更何況這一切是在我們完全沒有意識下或選擇發生。

另外,也被臺灣反僑生的政治人物,套上『假僑生』的稱號,更是覺得委屈。如果依照僑教政策,真正的僑生是臺灣出生移民海外,如今回國念書的學生才是僑生的話,也被稱為假僑生,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是突顯出臺灣政府的僑教政策和對于僑生的概念模糊不清的結果,一來放不下國族主義,二來要面對國際競爭,本地大學招生不足的窘境。
http://bigdogke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4.html

當僑生好處多?,成績不理想,但卻能在較低的門檻進入一流大學?
另外,也有人認為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身份來臺,也就是選擇僑生或外籍生,但是僑生的優惠比起外籍生優惠得多,因此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僑生身份。

過去,臺灣政府在僑教政策下提供了不少優惠政策給外籍生,包括:放低入學門檻。根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第8條:三、報考大學:
(一) 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依其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原始總分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計算;其未達各學系最低錄取標準者,得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就讀,錄取標準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定之。

加上保健、助學金、生活補助金、獎學金等等。對于長期在自己國家因為政策分配資源不平均,而被忽略的一群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很大的吸引力。當然也不否認,有部分的學生是會按照情景、利益判斷來策略性地選擇身份加以僞裝/突現。

但是,在美援的減少后臺灣政府對于僑教政策的福利也大大的縮減,廢除各項優惠政策例如:廢除僑務委員會補助僑生工讀金辦法、僑務委員會受理捐贈僑生獎助金辦法、僑生傷病醫療保險辦法、僑務委員會獎勵大專院校學行優良僑生辦法等等。

但是,卻無助于僑生在臺灣學生面前的刻板印象,依然認為僑生霸占了大學入學學額、每個月獲得臺灣政府2-3萬的津貼。

殊不知,現今來臺念書的我們是以2年的用功,通過學生之間互相競爭,在世新大學5位學生1個2學期的獎學金的措施下,來臺就學。甚至要在之前拼命打工賺錢、存錢,才能踏上這趟飛機。(身邊有好一些同學在獲得獎學金后卻沒有能力負擔在臺的生活費,最后放棄了升學機會。)

另外,聽學姐說,臺灣學生或老師對于在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僑生”的看法不一樣,私立大學的老師會認為僑生比較認真,表現出色;而在國立大學的僑生,考試程度無法和臺灣學生平起平坐,甚至在臺大也有拒絕外籍生工讀的情況。

海外的華裔學生在本身國家普遍上都會出現華語程度較差的問題,除了是本身國家的政治因素之外(華文教育受到打壓),也和生活環境有關。另外,在選擇升學方面,有經濟能力或程度比較好的學生都到西方國家接受教育,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選擇提供獎學金或津貼的臺灣大學。

但是最后卻出現,僑生自我矮化、認為自己占了臺灣人便宜、享有特權,最后產生僑生內疚情結的現象。可是,回國后卻無法融入自己國家的多元社會里面,只能長期生活在華人圈子里面,走不出。因此,來到臺灣,無時無刻的提醒自己,不能和自己的國家脫節,但是這么一來卻也無法融入臺灣社會里面,形成很大的心里壓力。

僑生都是為打工賺錢而來的?

在還沒來臺前,本身也在打工湊生活費,但是身邊有不少曾經留臺的學長姐們會說,不用太擔心,臺灣的工讀機會多,打工也很方便,足以應付每日的生活開銷。因此,無論在我們在做升學的生活費規劃或者在面試獎貸學金時,都會設定來臺工讀的計劃。對于,一些真的面對經濟問題的學生,來到臺灣后就真的非要打工不可,以應付生活費。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臺灣打工容易,就趁機打工賺錢,回國的時候可以償還過去在學院的貸學金,等等。

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只顧賺錢,不讀書的學生。但是這里只是想說明每人情況不同,對僑生的印象不能一面概全。另外,除了政策需要修正,『僑生』需要再正名之外,對于『僑生』的刻板印象也該改一改吧。

“導讀”趙剛的《“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個理論》

“導讀”趙剛的《“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個理論》

這篇文章主要是反思多元文化,作者認為目前臺灣提出的多元文化的調調,其實只不過是一個修辭而已,并且在文章中一一解構。

((在看的時候,本來只是想做給自己的筆記,但是想到既然整理了,不如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討論,,裏面有幾個論點很不錯)

-國族多元是爲了國家一體,在民進黨執政爲了要化解臺灣内部的矛盾,所以[以多元主義重建臺灣主體性]。因此,讓多元文化這個辭令找到發xiao點。

-[多元文化] 是政治修辭—掩飾某些現實,一種策略話語,要進行動員的。例如;50,60年代冷戰時期談的和平共存,它掩飾的是隨時都有可能的全世界毀滅在核子戰爭之中; 全球化掩飾的則是它是以美國為主導意象的一個發展傾向;臺灣的大學裏頭追求卓越,但事實上卓越爲了掩飾追求庸俗化與美國接軌的學術產量……等等。趙剛開始從北美的例子來談多元文化概念的出現和起源,80年代美國在多雲文化的氣氛下出現許多新的關於種族和族群的稱謂,糾正過去被指者(美國長期的黑白問題)的輕篾話語 ,80年代的美國人說black時,和早期歧視意含相對減少了。 趙剛卻指出這只不過是政治正確的話語轉變,並且檢討多元文化要如何在現實中實行。

- 相當有趣的是,趙剛從美國的解放黑人運動來談多元的概念時,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都在60年代展開爭取黑人權益的運動,一個是黑人民權運動,要求被包容到美國這樣一個民族國家體制裏面, 要求黑人成爲當中的共同體成員;二站在馬丁路德金對立面的這時提出黑人有黑人的真理, 黑人有黑人的道德,黑人有黑人的審美,黑白兩個群體不能混在一起,爭取一個強烈的文化訴求。一個是現代憲政民主體制下追求公民權普世價值的民主運動,另一個則是文化自覺運動。(這個問題,好像我在以前的讀書會有人提過,但是當時候沒有引起成員太大的討論。現在看到這篇文章,覺得這個是一個有趣和值得思考的問題)。

- 但是對於趙剛以《鉄達尼號》電影中船艙等級 差異以及男女主角的愛情,認爲電影呈現的是文化差異而不是階級差異,但是我在看這部電影是,覺得是階級差異啊?(這不是重點)

- 但是趙剛提出“這種多元文化論強調各個不同的文化孤島的特色,但沒有去談不同人群在社會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及不公平核查伊之間的複雜相互構成關係。接下去,他說黑人得到的只是[名]而已,透過多元文化論來獲取一些成就和好處,但是他認爲這種多元文化是選擇去忽略 一種沒有調整以及沒有改變的階級狀況,這是認識上的切割。批評了多元文化論者,也指出臺灣的4大族群之說猶如皮薩上灑滿各種材料的多元以掩飾漢人3体和原住民的階級切綫,因此臺灣的多元文化不是美國多元文化論的模仿,而是比這還糟糕的戯仿。

接下來,趙剛繼續以全球化的流動勞工來檢驗多元文化論(看看時鐘,已經晚上8點47分,圖書館快閉館了,趕快拿期刊去復印。哪里知道少印一面,所以這里有少少中斷~)

- 趙剛引用沃琴1983年《正義的諸領域》來談美國或臺灣的多元文化其實是站不住腳的。(這段文有點長,但是我覺得非常值得記錄下來。)沃琴所談到的政治正義原則,其實就是對美國進行批評。他說,任何的民主國家,假如你自稱自己是民主國家,那我就要對你發話了。任何的民主國家都必須符合一個政治正義原則,才能夠稱它自己為民主。這個政治正義原則其實也就是符合于美國自由主義從一開始就有的一個想象:政權必須要獲得被統治者的同意,因為你會產生各種法律與政策,著一定會影響到某些人,這些被影響到的人應該有資格對政權提出周期性的同意,例如選舉。所謂『被影響到的人』并不限于公民,而是說任何人只要在任何一個民國家的經濟體制里面勞動,只要他首先至于當地的法律或公共政策,他就應該擁有充分的公民權。這是沃琴所謂的政治正義,如果不符合這個政治正義原則就不能夠叫做民主國家。因此沃瑟就提出說,任何民族國家對于外來打工者,要不然你當初就不要找人家來,你假如找人家來的話,一定要給兩道允許,第一道當然讓人家入境,那第二道就是讓人家入籍。就是說假如你接受別人來打工了,別人如果提出入籍申請,你必須要給人家第二道允許。沃瑟說假如你只允許流外勞進來,卻不打算給人家公民權,那這種政治制度就不是民主的制度,而是一種軟性的種姓制度,在這個所謂的種姓制度里頭,就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自己人,一種就是外邦人當然是受制于前者了,因為這個政體里頭唯一能有發言權的合法公民就是自己人啊。這個在我們的歷史想像里頭就是希臘的城邦民主,十個人里頭有九個是奴隸,只有一個是能夠高談闊論的公民。沃瑟說,這樣一個體制啊,盡管說自己人之間是平等的、多元的、相互承認的、百花齊放的,但是對這個體制,我們沒有辦法稱它的特色是平等與多元,因為你的平等和多元只是在你的有限的自己人群體里頭嘛,你這個平等與多元的邏輯是礙難行的,因為它沒辦法應用于這個境內的其他人,也沒有辦法說出個首尾一貫的理由。這樣的一個體制就產生了矛盾,因為它的特色不在于平等與多元,而是在于專制統治,而這個專制統治的暴君是誰呢?沃瑟說其實就是美國所有的公民,他稱這些公民為『公民暴君體』所以就沃瑟來說的話,在美國這種體制之中講民主其實都沒辦法理直氣壯,何況高談闊論多樣性。
而臺灣的狀況就和美國的一模一樣。

- 趙剛從『臺灣不但已是原住民、客家人、河洛人的原鄉,更已成為外省新住民的新故鄉、外籍新移民的新天地。』開始批評,依然有不少臺灣國家機器對種族和階級充滿著復雜的歧視。甚至批評說,多元文化論是沉默的防火墻,讓不符合身份的進不來,主體被消音、被形式化與空洞化。

- 多元文化里面的差異和不平等,這兩個概念其實是互相建構、互相穿透和影響,但是在多元文化論下卻忽略不平等的問題。這點應該和老師上周提到的“批判的多元文化論”的概念應該是一樣的吧~

- 不知不覺思緒又回到馬來西亞……趙剛在文章里問,是否有懷疑過多元文化。說真的,真的沒有懷疑過,站在馬來西亞的情況,過去『多元』被國陣政府的『多元』政府拿去用了,“馬來西亞是多元族群的社會,各族群和平、和睦共處。”這句話里頭包含了許多可能不和諧的味道,因此達到真正的和諧,和平共處是全民的希望。對于華社,希望過年的時候可以舞獅、放鞭炮、希望政府不要再逼我們的華文小學用英文來教數學和科學,希望我們華人可以當副首相……當我們提出這種論調時,是否有看到他者或者是否應該去看到他者。嗯~應該沒有問題吧,因為這好似主體性的表現吧~(因為過去對于這種很有種族性的論調,有點反感,覺得那是本位主義的說法。)

- 否我們更希望這份不分彼此、互相包容的情景會出現。正當我們談3大民族是經常是忽略原住民的,而原住民的出現和被看見,只有在旅游廣告里面。(當原住民被歸類為土著時,就消失了。)

- 另一方面,正當這廂人在打破過去8月31日是國慶日,提出9月16日是馬來西亞日的同時,另一廂人依然卻忙著服務于本身族群利益和塑造代表為某族群爭取權益的形象。而這些人都是自稱自己是支持多元的政黨、社團、評論人。在不斷強調打破種族藩籬,邁向多元社會的目標者時,卻看不見他者。

- 多元文化實在一個民族國家架構下操作,然而也有另一種更“糟糕”的多元文化論—全球化多元文化。全球化多元文化是用一種生物學或本質論來談,更排他性、更矛盾也更防衛性。

- 又回到臺灣的多元文化,另一個要處理的就是包容以及被包容的問題。包容是站在較高的姿態,而被包容是沒有平等互相交涉的意思。趙剛也提出還原歷史的本質,看有沒有可能叫原住民為真正的臺灣人,把本尊地位還給原住民,其他人的,回到移民者的稱謂;廣東臺灣人、福建臺灣人、越南臺灣人、泰國臺灣人等,不但可以把原住民得以正名,也破除了過去『大家都是臺灣人,一定要愛臺灣』(意思是恨中國)的調調里面,拔掉兩岸沖突的釘子。

- 最后,文里也提到,多元文化和資本主義是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不但符合新經濟,也符合了后福特主義商品上產的文化邏輯。另外,當多元文化進入全球的生產體系里面,強調多元文化以進行推銷多元文化,但是相對的也消滅了多元文化。這主要是主體被破壞了。然而,作者趙剛也承認針對這個多元經濟的論點,也只能提到這里,無法深入下去。

- 但是他主張,多元文化指的應該是每個人自我潛能的解放,而不是文化孤島。同時在談多元文化時,不應只停留在民族國家的架構上,而是要不斷去松動,去重新思考主體能力的問題。而主體能力,包括;理解差異的能力、批判理性的能力

- 最后,他認為,如果多元文化要脫離作為修辭,有必要去了解社會的權利結構、經濟運作與文化霸權等問題 。

趙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個理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62期。

Wednesday, October 1, 2008

農人的麥克風——交工樂團 用原始的聲音感動你的心~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昨天老师上课播给我们听。聽到歌曲中的那把嗓子,仿佛把離鄉的無奈,內心深處的悲哀都唱出來了。尤其是這首,一邊聽、眼淚不斷的流……

這份悲哀是來自一群農村孩子,都都市工作,希望能夠賺多點錢回鄉,成就自己。這跟許多離家到都市打工的我們很像誒~

只不過,我們沒有像他們般,需要背負母親的叮嚀、期望。我們在都市里自由自在地當月光族,草莓族。一種想回家卻回不了的心情,是我們暫時無法體會的痛。


這首歌是臺灣的本土另類樂團歌手——交工樂團,也有農人的麥克風之稱。

2000年,交工以「我等就來唱山歌」及同名專輯,獲得金曲獎最佳作曲及最佳製作人兩項大獎。今年5月,他們的《菊花夜行軍》專輯,更得到金曲獎最佳團體獎,擊敗刺客、四分衛、五月天等團體。

最主要的是,這首歌不但唱出鄉村農民面對的困境,生活的逼迫,讓長期生活在農村的年輕伙子需要到都市工作,但是卻不盡人意,而想離開城市回到農村重新開始。這仿佛是年輕人到城市追夢失敗的例子?不是,這是突顯出臺灣農民的困境,政府的經濟政策幾乎讓農民窒息。


聽不懂,曲中的語言,但是歌聲,卻感動了我的眼淚。



《風神125》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母親口白╱曾秀梅
主唱:/空心吉他╱林生祥空心貝斯╱陳冠宇嗩吶╱郭進財

O.S (母親口白):

成仔,耕田是耕毋出水 (成仔,耕田是耕不出油水)
汝又冇讀到有書 (你又沒讀到什麼書)
毋當出去學一個技術 (不如出去學點技術)
人講,百番頭路百番難 (人說,百種工作百種難)
就算討食也冇清閒 (就算乞食也不清閒)
成仔,愛煞猛認真做喔 (成仔,要努力認真做)
他人係駛個BMW (別人家如果開輛BMW)
捱等是鐵牛車罔拖 (我們就鐵牛車勉強拖)
罔拖罔拖定著會有 (湊合湊合一定會有)

高進介日吶 (高進的日子)
送捱出莊汝講介話 (送我出莊妳講過的話)
捱冇腆放歇半下 (我一刻也沒忘)
但係阿姆這十年日吶 (但是母親這十年日子)
捱像冇點主介鬼 (我像無主遊魂)
覓過頭路一項又一項 (工作幹過一樣又一樣)
哀哉!冇半項有望 (哀哉!沒半樣有希望)
交過細妹一隻過一隻 (女孩交過一個又一個)
通概冇半隻兜搭 (一概都難以成雙)

經濟起泡捱人生變泡 (經濟起泡我人生幻滅)
離農離土真登波 (離農離土真波折)
毋當來歸!毋當來歸!(不如歸鄉不如歸鄉)
阿姆原諒捱來歸 (母親原諒我要歸鄉)
捱愛捨死歸到山寮下 (我要捨命回到山寮下)
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

就係恁吶 (就是這樣)
捱騎著風神125 (我騎著風神125)
直別這隻發廅介都市 (辭別這個哮喘的都市)
菜鳥哇、目鏡仔、雞屎洪仔 (菜鳥仔、目鏡仔、雞屎宏)
我是正壞勢(河洛話) (我真的很不好意思)
就係恁吶 (就是這樣)

捱騎著風神125 (我騎著風神125)
犖確犖確呼天呼地 (老舊鬆脫呼天搶地)
屌伊景氣麼該前途 (管它景氣什麼前途啊)
捱不在乎 (我不在乎)

伯公伯公,子弟撖汝頷頭 (土地公土地公,子弟向您點頭)
拜託拜託路燈火全部切卑伊烏哇(拜託拜託,把路燈全部都關掉)
毋使問爾子弟做麼該愛歸來呀 (不必問您的子弟)
怎是會走歸來呀 (為何要跑回來呀)
伯公伯公,子弟撖汝頷頭 (土地公土地公,子弟向您點頭)
拜託拜託,左鄰右舍好睡目也呀 (拜託拜託,左鄰右舍該睡覺了啊)
莫奔佢等問這子弟怎會走歸來呀 (不要讓他們問為什麼要跑回來呀)
莫奔佢等按多捱膦好問呀 (不要讓他們這麼多問)

就係恁吶 (就是這樣)
捱騎著風神125 (我騎著風神125)
夜色起乩星仔縐筋 (夜色起乩星兒抽筋)
椰子樹檳榔樹電火杵(椰子樹檳榔樹電火杵)
全全著驚 (全都受驚)

就係按吶 (就是這樣)
捱騎著風神一二五 (我騎著風神125)
接上縣道一八四
生仔擺、裕牯膦、阿豐牯
捱麻倒歸來也喲 (我也回來也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