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 2008

為什么會有僑生?之“不要叫我僑生!”

僑生的起源:

台灣的僑教政策,是從自光緒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創辦第一所專門招收海外華僑學生的暨南學堂開始。

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認為華僑是革命之母在1951年施行「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於六九年訂頒「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資料來源:http://bigdogke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4.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567188.htm 暨南學堂

對僑生的定義:

1)依照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民國95年10月12日修正)第2條:本辦法所稱僑生,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並取得當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之華裔學生。

2)所謂『僑生』係指在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取得當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之華裔學生,並依『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申請來台升學者,其主管機關為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及僑務委員會。僑生之升學優待以一次為限,在學期間享有各項課業輔導及生活輔導等措施。

資料來源:
http://www.edu.tw/oversea/news.aspx?news_sn=180&pages=0&site_content_sn=7923

更詭異的是,為何香港和澳門的學生也被稱為僑生?!

『抗共復國』的僑生教育政策:

台灣地區的僑教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解嚴前以反共復國為基本政策,僑生來台人數持續成長。解嚴後,僑教發展逐漸走下坡,來台升學人數亦逐漸減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即陷入激烈的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在歷經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後,早已軍力疲憊,民國38年,終於不敵中共武力威脅,而撤退台灣。遷台初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一心希望能反攻大陸,恢復河山。因此在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下,政治、軍事、教育各方面均依循此原則發展。誠如蔣中正所言:反攻大陸一定要團結僑胞、台灣軍民、及大陸反共抗暴三大力量。因此,為了爭取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政府之認同,並號召華僑青年共同參與反共大業,民國40年蔣中正指示恢復僑教業務,積極招收僑生來台升學。

從1952年美國金援臺灣,贊助東南亞僑生到臺灣就學開始,僑生教育政策成為臺灣教育的一項特征。推行至今已經53年 的僑教政策起源于中共建國后,美國擔心東南亞華人赤化,因此在1952年表示愿意提供“僑生教育基金”,爭取海外華僑到臺灣升造。僑教美援除了支付僑生的學雜費,也用于建設個僑生就讀學校的校舍、設備。從1954年到1965年美元停止,用在學校建設的款項達到新臺幣1億9千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強形成民主集團與共產陣營的冷戰對立局勢,美援僑生教育計畫的實施,除了是當時國際局勢下的產物,也和反共抗俄的國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1950年開始,美國對台灣經濟提出援助,其中已包含教育部份,但並未特別強調僑生教育;在1953年尼克森的訪問後,才有美援僑教計畫的推行。
美援僑生教育計畫從1954年開始實施,1961年後逐步縮減經費到1965年結束,造就了兩萬多名的大專僑生反共」相關,足見美援僑生教育計畫之目的,有很大的成份是反共 。

此時,世界局勢正是民主與共產兩大集團對立。中國大陸赤化後,共產主義的觸角正積極向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延伸。為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美國在東南亞實行圍堵政策。台灣地近東南亞,且反共立場堅定,正是美國所需要的民主夥伴。因此,自民國43年起,美國便撥款協助台灣地區發展僑民教育,以吸引東南亞僑生來台就學,並灌輸其民主思想,俾其返回僑居地後,可廣為宣傳民主主義之優點。由於美援的資助,來台升學僑生人數大幅成長,台灣招收僑生的學校,在建築設備方面亦獲得許多改善。不僅僑生受惠,本地學子亦同享高品質之教育資源。

這也是美國鼓勵臺灣政府吸收僑生,提出每收一名僑生可收到臺幣2萬的補助金。

美援停止後,政府設置各項獎學金、清寒僑生補助金並辦理僑生公費,繼續吸引僑生來台升學。此時大陸地區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傳統文化遭受前所未有之破壞,於是台灣政府便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之對應。因此,來台升學僑生人數,不但未因美援結束而減少,反而持續增加。(注:由于時代的變遷,以及各種環境、文化種種因素,來臺就學的僑生也慢慢的減少)

資料來源:
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interrogate/interrogate_02.jsp?ItemNO=01030600&ly1500_number=8842&stage=7&lgno=00047

僑教政策設立的目的:
﹙1﹚ 中華民國政府基於歷史淵源、民族情感、文化因素、憲法精神和國家整體與長遠發展而制定僑教政策,並秉持『華僑為革命之母』、『無僑教即無僑務』之理念,推展僑教政策。

﹙2﹚ 民國15年,國民黨設立僑務委員會直隸於旗下,「華僑為革命之母」成為蔣家時代落實僑教政策的政治口號;民國44年,台灣各大學大量招收僑生回國升學,爭取美援僑生計劃的補助經費;

﹙3﹚ 僑教政策之目的在於培養海外華裔人才,並促進我國文化在海外延續傳承與發揚,因此訂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歡迎華裔青年回國升學。

﹙4﹚ 僑教政策為國家整體政策的一環,僑教政策不會改變,惟須因應國內外局勢之變動而酌予調整,以符合僑教之實際需要。鑑於多年來僑教工作的豐碩成果,政府將秉持一貫重視僑教政策之熱忱與信心,積極推展僑教政策。

(5) 留臺生被視為“海外重要資產”: 成其拓展对外联系渠道的重要“桥梁”


個人感想:『不要叫我僑生!』

政策的混亂:僑生和華僑的身份認定標準不同

依照『中華民國國籍法』在2000年做出了修訂:第2條: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
二、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
三、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四、歸化者。

但是,2002年新頒布的『華僑身份證明條例』第4條僑居國外國民,符合下列各款情況之一者,得申請華僑身份證明書:
一、居住於有永久居留制度之國家或地區,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取得僑居地永久居留權。
(二)在國外累計居住滿四年。
(三)在僑居地連續居住滿六個月或最近二年每年在僑居地累計居住八個月以上。
但也列明規定『僑居國外國民』必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

這個台灣僑生的資格有所出入,認定仍採血統主義的認定方式,並無國籍限制。個人認為僑生的身份認定標準也應該修改,既然臺灣政府已經意識到時代的變遷,海外的華裔經過在本身的國家取得身份認同,大部分都覺得本身是屬于該國的國民,而臺灣政府也因此對于華僑的定義作出修法的舉動,但是卻以僑生卻依然維持以傳統血統來定義,部分國籍。

這不但是對現在的『僑生』非常不公平的,把一种身份认定和『国籍』放在我们身上,無疑是把歷史的包袱加載在我們身上,而這個包袱是來自于臺灣政府的政治利益。

想起幾月前,在馬來西亞辦簽證時,辦事人員問:是辦僑生還是外籍生?自己覺得非常奇怪,一開始只是一味純粹來念書,申請簽證,卻被問到是僑生還是外籍生,自己也不清不楚。最后還是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后,才跟辦事人員說,辦外籍生簽證。

想起這一段,真的是冒一身冷汗,如果自己稍微一不小心,變成可僑生,那該怎么辦?我可不會原諒自己。(個人的國籍身份認同感比較強,對于“我的祖國是中國的言論都會感到厭惡”。因此,會不斷的強調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相信以上現象,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經驗,這是顯示出我們來臺就學的其實大部分是不清楚僑生的定義,只是抱著很單純的到海外升學的想法。對于留臺的前輩講述當年他們留學臺灣,拉布條『歡迎回來祖國』的現象,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議的。

這里的重點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來臺被認定為留學變成一種政治立場的表述和支持,(在馬來西亞除了有留臺同學會,也有留華(中國)同學會),更何況這一切是在我們完全沒有意識下或選擇發生。

另外,也被臺灣反僑生的政治人物,套上『假僑生』的稱號,更是覺得委屈。如果依照僑教政策,真正的僑生是臺灣出生移民海外,如今回國念書的學生才是僑生的話,也被稱為假僑生,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是突顯出臺灣政府的僑教政策和對于僑生的概念模糊不清的結果,一來放不下國族主義,二來要面對國際競爭,本地大學招生不足的窘境。
http://bigdogke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4.html

當僑生好處多?,成績不理想,但卻能在較低的門檻進入一流大學?
另外,也有人認為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身份來臺,也就是選擇僑生或外籍生,但是僑生的優惠比起外籍生優惠得多,因此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僑生身份。

過去,臺灣政府在僑教政策下提供了不少優惠政策給外籍生,包括:放低入學門檻。根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第8條:三、報考大學:
(一) 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依其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原始總分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計算;其未達各學系最低錄取標準者,得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就讀,錄取標準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定之。

加上保健、助學金、生活補助金、獎學金等等。對于長期在自己國家因為政策分配資源不平均,而被忽略的一群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很大的吸引力。當然也不否認,有部分的學生是會按照情景、利益判斷來策略性地選擇身份加以僞裝/突現。

但是,在美援的減少后臺灣政府對于僑教政策的福利也大大的縮減,廢除各項優惠政策例如:廢除僑務委員會補助僑生工讀金辦法、僑務委員會受理捐贈僑生獎助金辦法、僑生傷病醫療保險辦法、僑務委員會獎勵大專院校學行優良僑生辦法等等。

但是,卻無助于僑生在臺灣學生面前的刻板印象,依然認為僑生霸占了大學入學學額、每個月獲得臺灣政府2-3萬的津貼。

殊不知,現今來臺念書的我們是以2年的用功,通過學生之間互相競爭,在世新大學5位學生1個2學期的獎學金的措施下,來臺就學。甚至要在之前拼命打工賺錢、存錢,才能踏上這趟飛機。(身邊有好一些同學在獲得獎學金后卻沒有能力負擔在臺的生活費,最后放棄了升學機會。)

另外,聽學姐說,臺灣學生或老師對于在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僑生”的看法不一樣,私立大學的老師會認為僑生比較認真,表現出色;而在國立大學的僑生,考試程度無法和臺灣學生平起平坐,甚至在臺大也有拒絕外籍生工讀的情況。

海外的華裔學生在本身國家普遍上都會出現華語程度較差的問題,除了是本身國家的政治因素之外(華文教育受到打壓),也和生活環境有關。另外,在選擇升學方面,有經濟能力或程度比較好的學生都到西方國家接受教育,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選擇提供獎學金或津貼的臺灣大學。

但是最后卻出現,僑生自我矮化、認為自己占了臺灣人便宜、享有特權,最后產生僑生內疚情結的現象。可是,回國后卻無法融入自己國家的多元社會里面,只能長期生活在華人圈子里面,走不出。因此,來到臺灣,無時無刻的提醒自己,不能和自己的國家脫節,但是這么一來卻也無法融入臺灣社會里面,形成很大的心里壓力。

僑生都是為打工賺錢而來的?

在還沒來臺前,本身也在打工湊生活費,但是身邊有不少曾經留臺的學長姐們會說,不用太擔心,臺灣的工讀機會多,打工也很方便,足以應付每日的生活開銷。因此,無論在我們在做升學的生活費規劃或者在面試獎貸學金時,都會設定來臺工讀的計劃。對于,一些真的面對經濟問題的學生,來到臺灣后就真的非要打工不可,以應付生活費。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臺灣打工容易,就趁機打工賺錢,回國的時候可以償還過去在學院的貸學金,等等。

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只顧賺錢,不讀書的學生。但是這里只是想說明每人情況不同,對僑生的印象不能一面概全。另外,除了政策需要修正,『僑生』需要再正名之外,對于『僑生』的刻板印象也該改一改吧。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哇。。你準備得滿詳細也。。。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有華僑應該等於華裔的想法。。。

我很生氣同是馬來西亞人卻糾正我的説法去台式説法。。。而且用的是那種理所當然要改的口氣。。。我個人贊成如布赫迪厄所說人的慣習會隨着新的環境而加以吸收,不過卻覺得別人強迫性加諸在自己身上是非常的過分,如垃圾的念法!!!。。。

不管怎樣。。。我出生于miri,我愛miri。。。竟然miri是屬於馬來西亞。。。那我也接受他愛她。。。雖然她存在着許多問題。。。

不過我不敢保證儅我畢業回去后會不會反過來念臺灣有多好。。就如我所知的一些“前僑生”。。。他們會常常關心臺灣的政治等。。。

SE4N said...

嗨,我是abc想回台灣念大學
父母拿中華民國護照但我從來沒有拿過台灣護照.這樣我是應該申請外籍生還是僑生? 台灣的規定好像是說父母是台灣人就算僑生. 外籍生的補助聽說比較好? 我不是很清楚